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
 
 

 


波誓盾科技:低空安防的破壁与坚守者——以创新重定义立体安防边界
发布日期:[2025/3/31] 共阅[60]次



在无人机产业年均增速超30%的数字化浪潮中,浙江波誓盾科技有限公司以"科技铸盾,守护空域"为使命,正构建起一道智能化低空防御长城。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凭借自主研发的“潜哨”立体安防系统,在各大机场、油库等关键设施筑起数字护盾,年产值突破上亿的背后,是创始人丁学科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托举。

从技术攻坚到产业破局

波誓盾的基因里刻着“毫米级精度“的技术信仰,这源于丁学科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。公司首创的"无源雷达+宽带侦测+多源定位"融合侦测技术,可精准识别2公里内0.01㎡的微型目标,响应速度较传统系统提升40%。这项突破源于创始人丁学科在国内通信军工央企的淬炼——21世纪初,他参与研发的某型相控阵雷达感知系统,曾创下0.001°的相位校准精度记录。
 
2020年公司创立之初,丁学科离开央企只身创业的决绝,为团队注入破釜沉舟的勇气。在余姚400来平米的初创实验室里,团队用147次算法迭代攻克无线电宽带侦测难关,其研发的无源雷达探测系统在某机场实测中实现99.97%识别准确率,同步处理128个目标信号,且能实现抗干扰、零发射,电磁幅射低,这项曾被投资人质疑“伪需求”的技术,现已成为行业标杆。

工匠精神铸就技术护城河

走进波誓盾的电磁屏蔽实验室,墙上“三个必须”的红色标语赫然在目:必须穿透三层技术逻辑、必须经历三次失败验证、必须超越客户预期标准。这种极致追求,让公司四年间构建起包含8项发明专利、30项软著的知识产权矩阵,更在2024年主导制定四项低空防御团体标准,定义行业技术范式。 

丁学科每周一雷打不动的“技术门诊“,成为工程师们的必修课。这位享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,曾连续47天驻守实验室重构信号处理模型,在手术恢复期仍通过视频指导项目攻关。正是这种“死磕到底”的工匠精神,使波誓盾的“灵眸”智能感知定位系统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,其多源融合定位精度达到军用级标准。

立体安防版图的开拓者

从首都机场的无人机扰航防御到长江经济带的输电线路巡检保障,从大湾区城市群的立体安防到国防重点区域的智能值守,波誓盾的解决方案已深度融入国家关键领域。公司打造的模块化防御体系,支持「雷达+光电+无线电」多模态组网,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议实现零故障运行。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,每年产出十几项技术创新;在宁波投资千万建成的研发中心,配备国内首个低空目标仿真测试平台。 

在丁学科“技术即责任”的理念驱动下,波誓盾构建起独特的“北斗七星”人才生态:77%的研发团队中,90后工程师主导着四项团体标准的制定;与三所航空高校的“青苗计划”,累计培养专业人才120余名。这种代际传承的创新活力,使公司持续领跑低空安防赛道,客户涵盖国防、民航、智慧城市等头部单位。

守护数字时代的低空疆域

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、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奖项、金翼奖技术创新奖等殊荣,印证着企业的创新厚度。GJB9001C等四大管理体系认证构建起军工级品质标准,30余项软件著作权与专利群组形成严密技术护城河。作为"十四五"科技创新示范单位,公司持续推动行业标准升级,其技术规范已覆盖全国60%的低空安防应用场景。

站在低空经济万亿市场规模的风口,波誓盾正以"智能感知+数字孪生"技术重构安防生态。未来三年,企业将重点布局城市空中交通安全体系,研发新一代量子雷达探测系统,打造覆盖300米以下空域的智慧防护网。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蓝海,波誓盾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守护低空安全边界,为构建数字中国立体安防体系贡献智慧力量。

波誓盾的崛起印证着中国智造的力量,在丁学科用技术敬畏守护每寸空域的信念指引下,这家年轻的企业正以每秒万亿次的数据运算,在数字孪生的城市上空,编织着新时代的立体安全网——那里闪耀的,既是科技之光,亦是匠人之魂。


Copyright 2007(c) 中国科技展览中心 www.chinastec.org 版权所有
E-mail:kjfx365@126.com 京ICP备07006504号